新聞資訊

用綠色建築降低霧霾還城市藍天

2022-08-23


用綠色建築降低霧霾還城市藍天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把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同時提出,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資源利用要更加高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苗樂如強調,“實現綠色發展,房地產業、建築業以及物業責無旁貸,我們應該是綠色建築、綠色地產的主力軍!”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鄒燕青表示,三大污染源分別是交通、工業和建築,“中國建築節能協會正在從不同領域、不同建築類型著手開展節能工作,像學校、醫院和商場等公共建築領域節能空間還比較大。”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總經理王靖指出,城市進行綠色化改造,就是建設低碳城市,而低碳排放的主要表現為建築、交通和工業三大方面,其中,建築的碳排放占比最大,約為社會總能耗的40%。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建築熱能工程系副主任薑益強強調既有建築綠色改造,是社區改造的核心,也是真正實現節能減排與適宜人居的完美結合,同時有效降低霧霾形成幾率。

霧霾倒逼房企進行綠色建築產業升級

能源危機、霧霾鎖國,都在倒逼著建築行業綠色前行,而發展綠色建築,已經成為業界共識。以綠色理念打造的綠地集團總部大樓,年節約用電量為143.6萬KWh,節煤量508.39噸,減排二氧化碳533.97噸;減排二氧化硫2.94噸;減少一氧化碳832.38kg。通過多年綠色建築開發,萬科每年與傳統項目相比較可節約標準煤61710噸。萬科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120萬KWh。如果按照房屋50年使用期計算,2014年萬科全年認證的綠色三星項目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0萬噸,相當於為城市減少33萬輛2.0排量小汽車。方興地產在京項目廣渠金茂府、望京金茂府、亦莊金茂悅均配有地源熱泵可再生能源系統、PM2.5過濾設備、除霾環保、全屋凈水系統等眾多先進研發技術,住宅不僅可實現綠色、低能耗,也能實現恆溫恆濕恆氧。

綠色建築多了 霧霾才會少

治霾沒有速效藥,非盡十年之功很難看到成果,無論英國的倫敦還是美國的洛杉磯,都花了30年時間空氣質量才有了改善。從上世紀60年代美國建築師保羅·索勒瑞提出生態建築的新理念,到今年1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作為國家標準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綠色建築這一概念在中國已扎根經過了漫長的半個世紀,儘管中國在倡導綠色建築的道路上剛剛起步,並且遇到了或多或少的困難,但不容否認的是,為了應對霧霾等環境問題,綠色建築勢必是未來建築市場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我們勢必要聯合政府和廣大企業及民眾,共同肩負起這項責任,倡導綠色建築,應對霧霾問題,為子孫後代創造出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因為霧霾,綠色建築今後的發展將大幅加快。綠色建築的“盛宴”將因霧霾而開啟。